三峡大坝高效防洪 应对强降雨挑战
三峡大坝持续有效防御长江洪水 专家回应“变形”和泄洪质疑
近日,中国部分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引发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三峡集团流域枢纽管理中心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三峡大坝的防洪调度方式、安全运行状况以及应对当前洪水情况。
专家表示,三峡工程主要对长江上游来水进行拦蓄,重点保障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并兼顾城陵矶地区的防洪要求。通过前期拦蓄,三峡水库水位从145米上升至155米,拦蓄了56亿立方米的水量,目前还剩下接近170亿立方米的库容空间,有充足的能力应对下一波洪水。
“三峡工程的调蓄主要是解决长江干流的防洪问题,三峡水库即使泄洪,也是要不超过下游防洪对象的防洪补偿标准的,不会对下游额外增加防洪压力。” 专家指出,“但后期如果暴雨集中在三峡大坝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支流发生洪灾或者城市自身内涝严重,主要还得依靠城市自身排涝设施解决。但三峡水库可通过尽量拦蓄上游洪水,减少下泄流量,最大限度降低下游干流水位,助力下游城市排涝救灾,大大缓解下游压力。”
关于外界对三峡大坝“变形”和“溃坝风险”的担忧,专家回应称,当前三峡大坝安全运行状况良好。近来未出现任何所谓的“变形”或其他风险,三峡工程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脆弱”、不堪一击的。
为了实时、精准掌握三峡大坝运行状况,安全监测工程作为三峡主体工程的一部分,早在1994年就开始进行安全监测仪器埋设,截至2020年6月底,共在三峡大坝安装埋设仪器1.2万余支,仪器遍布三峡枢纽所有永久建筑物及基础、边坡,监测项目包括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强震、水力学及动力学专项监测等。除了依托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展的专业监测外,还开展了人工巡检工作。
最后,专家回应了部分言论认为三峡大坝今年连续泄洪,加重了中下游的洪水泛滥的说法。他解释称,水库泄洪只是水库通过泄洪设施出流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言,水库出流优先考虑通过机组,只有在出库流量超过机组过流能力的时候,才会启用深孔、表孔等泄洪通道,但水库泄洪并不等于水库没有发挥防洪作用。三峡尽管在泄洪,但总出库流量比入库流量小,仍在发挥拦洪作用。
“三峡水库的拦洪减轻了鄱阳湖的防洪压力,避免了鄱阳湖湖口站超保证水位。” 专家强调,三峡大坝始终履行着保障长江流域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