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打“资本大鳄” 守护金融秩序

监管严厉打击“资本大鳄”:中国证监会誓除金融乱象

2017年2月10日,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击“资本大鳄”现象,不允许其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这是自春节期间肖建华风波后,监管高层首次公开表态,态度坚决,定性严厉,预示着中国将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也滋生了脱实向虚甚至资金空转的风险。从股灾时的HOMS配资,到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伞形信托和互联网金融的相互嫁接,再到万能险的野蛮生长,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秩序的影响不容忽视。

文章指出,“资本大鳄”通常通过“化整为零”的代持方式,瞒天过海、分进合击,最终实现对金融机构的家族控制,进而主导其董事会和管理层。一旦被少数人控制,巨额资金的流向就难以监控,或者操纵市场、关联交易,或资金外逃、循环持股,或监管套利、利益输送,形成复杂且破坏性的资金权力网络。

“明天系”就被文章列为典型案例,公开报道显示,其与相当一批上市公司、地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重大项目上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却长期处于监管视野的盲区。

近年来,围绕着肖建华的传闻,对于市场的心理震动,也反证了其影响力。文章强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金融企业面向广大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因此其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约束。无论是股东和管理层资质、董事会构成,还是资本金比例、资金运用方式、关联交易等都需要遵循体系严密的监管规则而行,而这一切又必须以公开透明为基础。

在过去几个月里,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发出了整饬金融秩序、打击监管套利的强音。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要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指出个别机构公司治理形同虚设,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理财资管的相关规定亦渐次出台。这一切都表明中央整顿金融秩序的决心,并不会受到利益集团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动摇。

最后,文章呼吁要区别对待“资本大鳄”和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家,鼓励和保护后者,打击前者,为建立创新与风险平衡的金融监管体系贡献力量。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