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龄化留学热潮再添变数

"海带"与雾霾:中国低龄化留学热潮再添变数

北京市,2013年5月 – 近年来,中国留学热潮再度掀起波澜,但这次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而是以“大众化”和“低龄化”为标签的第四波浪潮。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踏上出国求学之路,而背後的原因却令人担忧。

一位名叫Harvey的留学顾问告诉记者,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的理由并非单纯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是对国内环境和教育现状的不满。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变态”的房价和异地高考政策,都迫使一些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寻求更理想的生活环境。

Harvey还提到,许多家长直言,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享受一个相对平静、自由的环境。这让人不禁反思,在中国,这些原本理应视为“基本权利”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奢侈品”。

与此同时,对低龄化留学热潮的担忧也日益增长。教育部曾于2012年发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为已完成义务教育的人群”,试图限制小学和初中生通过中介出国留学。然而,这一禁令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加拿大CINEC留学对未成年人落地美国一年内的生活与学习进行过跟踪调查,发现10%的孩子会因语言障碍、学习困难以及与寄宿家庭间的交流障碍而痛苦。这些孩子大多是高中段以下的。因此,专家建议准备留学的孩子最好在中国读完初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场低龄化留学热潮究竟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必然结果,还是家长对现状的不满所引发?这需要社会各界深入思考和探讨解决方案。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