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战争”无人机惊艳美媒

中国展现“未来战争”实力:大型隐身无人机引美媒惊叹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此次阅兵不仅展示了精锐的官兵和雄壮的军事装备,更成为了外界观察中国最新一代军事装备的重要窗口。备受美媒关注的是被称为“未来作战装备”的多款无人机,其中一款被外界称为“B型”的大型隐身无人机尤为引人注目。

这款体量堪比歼-10中型战斗机的无人机采用无尾设计,外形先进,被视为一款真正的无人隐身战斗机。美媒称,中国在这一领域明显超过美国,且差距正迅速拉大。

“动力”网站分析称,“B型”机体明显更大,全程无遮掩,表明其已经具备飞行能力。而这类机型恰好是美国空军目前尚未涉足的领域。这款无人机的设计与F-35等新一代隐身战机类似,显示其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机腹疑似配备大型内置弹舱,以保持低雷达反射面积,同时能够携带空对空或精确制导武器。机头下方还安装了类似F-35光电瞄准系统(EOTS)的传感器,表明其不仅可执行打击和侦察,还可能承担空战任务。

除了“B型”无人机外,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也在此次阅兵中作为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美媒指出,美国空军近年将重点放在“协同作战飞机”(CCA)计划,而未在公开领域推动类似高性能无人战斗机项目,这使得中美在这一领域呈现出明显且迅速扩大的差距。

除了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外,阅兵式还展示了被中国媒体称为“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的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凸显未来海上作战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此外,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实现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新突破。

专家指出,中国近年来的军事科技发展取得显著进步,无人机技术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种实力的提升将为未来的战争格局带来新的变革。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中国军事科技发展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此次阅兵的意义,需要了解中国近些年来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努力和成果。

  • “强军”战略目标: 中国政府将提升国防实力视为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加大军事科研投入,并明确了“强军兴国”的战略目标。
  • 自主创新驱动: 中国致力于打破对西方高科技装备依赖,积极发展自主研发的军事科技,在人工智能、无人作战系统、信息化战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 实战需求导向: 中国军队注重实际战场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武器装备和战术打法,提升应对复杂安全环境的能力。

“未来战争”趋势: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军事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特点如下:

  • 智能化作战: 无人机具备自主飞行、识别目标、攻击敌人等能力,能够在战场上执行更灵活、更精准的作战任务。
  • 远程协同作战: 无人机可与地面部队、舰艇、航空编队形成协同作战网络,提高整体作战效率和打击力度。
  • 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无人机可以承担高危险任务,减少士兵暴露在战场上的风险。

美媒关注的背景:

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其在军事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高度关注。此次阅兵中的中国无人机展示被美媒视为中美军事技术差距扩大的一件重要证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