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气质量将更精准监测

北京空气质量或将迎来新突破:从PM10到PM2.5,专家倡导“减排才是硬道理”

近日,北京市环保部门负责人就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和治理情况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颗粒物监测上进一步细化,从目前关注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逐步转向更细小的颗粒物,例如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甚至更小颗粒物。

这位专家解释说,此次调整是根据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的需求而定的,治理规律是大颗粒先行,小颗粒再跟进。目前北京市PM10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未达标,年均值超过国家标准的20%。只有将PM10浓度降至10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在PM10达标后才可考虑监测PM2.5。

对于公众担忧的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程度不够的问题,专家表示,监测中心对公众开放,每周二接待预约参观的市民。同时,环保部门也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发布监测数据,并将在未来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信息公开方式,例如手机端可查看空气质量状况以及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市民应该注意的事项。

面对公众提出的“污染防治资金不足”质疑,专家强调,污染防治只是预算表中的一部分,包含了环境减排、节能环保等项目,总金额达到几千万到一亿多元之间。此外,大气污染专项治理等其他专项治理的资金不在此范围内,比如今年机动车治理费用就达到3.2亿元,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十几个亿。

专家最后强调,“要想空气质量好,减排才是硬道理”。北京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蓝天白云。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