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会风波:理想与现实冲突
Share
加拿大华人教会风波: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温哥华讯: 一位名为楼主的新移民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加拿大生活经历,引发了华人社区对教会信仰的热议。
楼主原先以为教会是纯净、善人的聚集地,受日本侵华时期教会庇护的历史以及传教士救助的故事影响深信不疑。然而来到加拿大后,她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多次参加华人教会活动后,她感到失望和困惑。
她在网上描述了一些遇到的问题:
- 入教压力过大: 一些教会在未充分了解访客情况的情况下就催促其加入教堂,让她感到十分压抑。
- 动机不纯的成员: 有些人参加教会是为了社交、推销产品或寻找伴侣,而非出于信仰的追求。
- 牧师形象落差: 她认为部分牧师急功近利,过于注重物质利益,与她心中理想中的“圣洁”形象相悖。
这些经历让楼主对教会产生了怀疑和失望。她感叹道:“也许是我太肤浅,去教会少;也许是白人教会会不一样?坛子里有没有入教的朋友?有没有热心人给说说好的教会?”
她的帖子引发了网友的讨论。一些网友表示认同她的观点,分享了自己在华人教会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每个教会都有好坏之分,鼓励楼主继续寻找合适的教堂。
一位自称“从小上教会,上了16年以后,现在成为了几年Atheist”的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因为觉得教会有很多善人而去教会的话,我真的觉得没必要…我觉得去不去教会应该是基于相不相信这个神的存在。”
这场讨论反映了华人社区对宗教信仰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很多人仍然怀着对教会的憧憬和期待;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信仰的质疑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