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求职寒冬 留学价值再度引发争议
海归求职路遇“寒冬”,留学是否值得再度引发争议
近年来,尽管留学热持续高烧,但海归返国后的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近日,云南网记者采访多位留学生,发现他们普遍认为留学是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但却面临着严峻的求职挑战。
小周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花费7年时间完成学业,回国后却发现自身优势难以转化为就业机会。他坦言,国内高校对博士生实行免试录取政策,而留学生则必须和国内学生同等条件参加考试,这使得留学经历并没有为他带来“绿色通道”。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小樊身上。他毕业于香港大学,花费20万元人民币每年学费,却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最终,他选择创业,但生意仍未起色。面对就业困境,小樊甚至考虑考公务员。
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CCG)今年8月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学生,但收入满意度却远低于期望。
该报告还指出,面对留学成本高昂、就业竞争激烈等现实,越来越多毕业生开始质疑留学的价值。
专家分析,不能一味否定留学的价值,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优势仍是宝贵资产。但是,出国留学的前提条件是家庭要有承受力,学生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方向。
希望通过此次报道,能够引起更多家长、学生对留学政策的关注,并帮助他们做出更理智、更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