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无情,掌握急救知识保平安

猝死无情,急救知识可挽救生命

专家提醒:生活习惯、环境变化都是猝死的诱因,掌握急救常识,或许能换来一线生机!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突发性心肺骤停导致的猝死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近日,专家再次呼吁公众重视猝死预防和急救知识,并分享了诸多应对猝死的宝贵建议。

了解风险因素,从生活习惯做起

据专家介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都是诱发猝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季节变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重点,秋冬和夏秋交替气温下降,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重症发生率增高。冬季寒冷的气候和呼吸道感染也都是心脏病的促发因素。专家建议,季节交替时每周测2~3次血压,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胸闷不适及时就诊。

积极应对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情绪波动也是猝死的诱因之一。愤怒、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都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专家建议,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平和的心态能有效预防猝死。

急救知识救命,掌握关键技能

当身边发生猝死事件时,抢救黄金时间是前4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可以维持最低限度的脑部供氧,为成功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专家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掌握胸外心脏按压技能,以应对突发事件。

普及急救教育,构建安全防护网

面对猝死的威胁,除了预防和个人努力,我们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专家呼吁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鼓励民众学习急救技能,并建议在公共场所配置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防护网,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