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热潮下的新困境

留学热潮下:高投入、低回报成留学生新困境

近年来,中国留学市场火爆,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去海外求学,但数据显示,许多“绿毛龟”回国后面临着薪资低迷、就业难的困境,甚至部分留学生未能获得学位。

据2011年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海外归国人员人数达18.62万人,同比增长38.08%。然而,大部分海归缺乏海外工作经验,回国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许多人只能接受月薪仅有3000元人民币的职位。启德教育集团发布的《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7800余名各行各业的海归起薪一般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其中71%的受访者月薪在3000元-10000元之间,仅有15%的人月薪上万。这些数据表明高投入的留学并不一定能带来高收入回报。

文章指出,国内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出国学习语言就能过关;二是认为孩子离开父母管束后会“脱胎换骨”读书刻苦。实际上,学习语言需要环境和坚持,而孩子离开家庭管束并非必然会导致积极的改变。

作者分析留学生群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混日子)、家庭经济状况(富裕、普通)、留学学校(名校、非名校)、专业(好找工作、不好找工作)、留学国家(容易留下来、不可能留下来)。 文章强调,如果留学生和父母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留学就不会盲目,毕业后找工作也会更有目标。

作者以朋友儿子为例,他本科硕士都读的加拿大的名校,成绩优异,硕士还没毕业就拿到了一家银行年收入10万加币的offer。这样的案例证明了“物超所值”的留学模式。但也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国后薪资低迷,甚至无法收回留学成本。

文章呼吁家长们客观评价孩子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留学计划,避免盲目跟风导致孩子成为留学热潮下的炮灰。建议家长考虑孩子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路径和方向,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