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员反驳马斯克:国际空间站处鼎盛时期
Share
美国宇航员回应马斯克:国际空间站正值鼎盛时期
近期,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呼吁在两年内放弃国际空间站,称其已完成使命,价值不大,现在应该转向火星探索。然而,滞留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对此表示反对。她强调,她在空间站看到了很多科学成果,国际空间站正处于“鼎盛时期”,现在不是放弃的时候。
马斯克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国际空间站应尽快脱离轨道,建议未来两年内完成这一行动,并强调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他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去年6月5日,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国际空间站,执行“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任务。但由于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屡次推迟。最终,美航天局决定让“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地球。
截至目前,两人已在太空中滞留9个月,经历了美国总统更替。1月28日,特朗普要求SpaceX接回滞留宇航员,马斯克也借此反讽拜登政府。
为了尽快将这两名宇航员接回地球,美国航天局计划提前至3月12日发射“龙”飞船,轮换宇航员并接回包括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在内的4名宇航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国际空间站 (ISS): 世界上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实验室,由多个国家合作建造和运营,主要用于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和人类适应太空环境的研究。
- 马斯克: SpaceX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致力于推动人类向火星移民的愿景。
- SpaceX: 一家美国民营航天公司,以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运载系统而闻名,并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运输任务。
- 波音“星际客机”: 由波音公司研发的商业太空飞行器,旨在用于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不同的观点
马斯克的呼吁引发了广泛争议。一些人支持他的观点,认为国际空间站已经完成大部分使命,资源应该集中在火星探索等更具前景的任务上。他们认为,保持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成本高昂且效益有限。
而其他科学家和航天专家则反对放弃国际空间站,他们指出:
- 科学研究成果: 国际空间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平台,许多重大科学突破都是在太空站进行的。
- 国际合作: 国际空间站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代表着人类在和平与合作方面的成就。放弃它会损害国际合作关系。
- 技术积累: 维护和运营国际空间站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为未来更复杂的任务提供了基础。
未来展望
关于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命运,目前尚无明确结论。美国航天局和其他国家的太空机构正在进行评估和讨论。
- 美国宇航局计划将继续利用国际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至少到2030年。
- 一些国家计划建造新的太空实验室来取代国际空间站。
- 马斯克的 SpaceX 可能会承担更多任务,包括运输宇航员和货物至国际空间站或未来太空站。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美国宇航员回应马斯克:国际空间站正值鼎盛时期
近期,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呼吁在两年内放弃国际空间站,称其已完成使命,价值不大,现在应该转向火星探索。然而,滞留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对此表示反对。她强调,她在空间站看到了很多科学成果,国际空间站正处于“鼎盛时期”,现在不是放弃的时候。
马斯克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国际空间站应尽快脱离轨道,建议未来两年内完成这一行动,并强调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他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去年6月5日,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国际空间站,执行“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任务。但由于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屡次推迟。最终,美航天局决定让“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地球。
截至目前,两人已在太空中滞留9个月,经历了美国总统更替。1月28日,特朗普要求SpaceX接回滞留宇航员,马斯克也借此反讽拜登政府。
为了尽快将这两名宇航员接回地球,美国航天局计划提前至3月12日发射“龙”飞船,轮换宇航员并接回包括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在内的4名宇航员。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马斯克建议放弃国际空间站是为了让SpaceX独占市场,毕竟谁不想垄断太空旅游呢?”
- “美国航天局真是急匆匆的,难道担心这两位宇航员在太空中学习了最新的火星探索技术,然后去开创自己的公司竞争?"
- "威廉姆斯说空间站正值鼎盛时期?我看她是在太空中呆久了,连地球都忘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