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菲沙华裔学生集体被判作弊
Share
西门菲沙大学校内华裔学生集体被判作弊
温哥华(2012年12月19日) - 近十名西门菲沙大学(SFU)修读德语课程的华裔学生近日被集体判处作弊。事件源于老师在两场考试间突然修改考题,以此来“识别”后一场中“题变答案未变”的考生是否已事先知道了考卷内容。最终,经过西大大学学生纪律委员会(UBSD)一个多月审核,判定作弊判罚成立,学生们被留下永久的不良学术诚信纪录。
一位名叫张静的大二女生向记者表示,她在今年9月报读了SFU语言培训中心(LTI)的德语初级课程,并遭遇了集体作弊的冤案。她说:“考试分两场,考题相同,相隔一日进行,但老师在首场考试中发现有人握有试题答案,那人随即承认向上一届学生买题,于是老师临时修改了后一场听力部分的内容──就是我参与的那场。”
张静回忆说,她当时全不知题中“陷阱”,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采用了“猜答案”战术结束了考试,却在数日后与十几名同学一同接到零分成绩表和作弊判罚。老师甚至用威胁口吻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上诉不成功,就别想在SFU读书”。张静质疑说:“那道听力题我听不懂,学习时间短词汇有限,脑海中城市名就那么几个”,她还怀疑是否被特别针对,“因为被判作弊的全是中国学生”。
该事件引发了对学术诚信和大学纪律的讨论。西门菲沙大学校方表示并未听闻事件发生,而该名德语老师始终未回应。根据西大政策公报栏显示,“学术诚信”是指在学分或非学分课程、项目、论文及研究中承诺不弄虚作假和从事欺骗行为,考试作弊是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之一。情节严重,处罚可能会上至停学或开除学籍,并永无再获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