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益民:雨伞运动是民主“讨价还价”
Share
"雨伞运动"教科书式展现香港民主:贝益民称人民与政府的“讨价还价”
近日,大陆学者贝益民在香港与友人交流时谈起其对“民主意识”的理解,并以香港的“雨伞运动”为例,将其解读为“人民与政府的讨价还价”。
贝益民指出,长期以来,“民主意识”在他看来较为抽象,他认为“民主”太虚无缥缈。但在香港生活期间,亲身经历了“雨伞运动”,让他对民主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他表示,“雨伞运动”如同教科书般清晰地展示了民主的实质: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制衡和讨价还价。
他强调,虽然“民主”概念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特征,其内涵和外延因国家、地区和发展阶段而异,但香港的“雨伞运动”展现出了民主的本质: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施压,争取自身利益。
贝益民进一步解释说,这种“讨价还价”并非简单地指要求政府满足全部诉求,而是双方在不同利益之间进行协商、博弈的过程,最终达成一种既有利于人民,又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解决方案。
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赞同贝益民对民主的理解,认为“雨伞运动”的确展现了香港市民积极参与政治、争取自身权益的方式;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描述过于简化,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