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学生沉迷历史寻知己
沉迷历史研究,贵州学生苦寻志同道合者
近日,一位名叫嘉林的贵州大学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正在撰写的一篇长达四万字的历史论文。这篇论文聚焦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旨在还原真相并挑战传统文化偏见。 然而,他坦言文章过于学术和观点激进,担心不被大众接受。
嘉林对历史充满热情,却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寂寞。他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贵州的生活让他觉得“找不到能有共同语的朋友”。 网络成为了他寻找精神寄托的重要途径,他在网上结识了许多汉服爱好者和班得瑞音乐粉丝, 但这些朋友仍无法真正填补现实生活中的空白。
嘉林对社会事件也充满关注。他激动于合肥市民抵制法商超市家乐福的行动,并深深感叹自己身处贵州,缺乏参与其中力量的机遇。 他期盼着能像合肥那些勇敢表达自己声音的人一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嘉林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目标:学习、写作、完善自我。他决心将论文写好,并将它分享给更多人,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关注。 同时,他也明白需要加强英语学习,并积极寻找机会拓展社交圈,希望未来能够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