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规惹争议 代购生意遇红火?

代购生意遇红火?中国跨境电商新规引发争议

自2016年4月8日起,中国实施新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对部分代购生意带来冲击,引发了消费者和商家间的争论。

多伦多代购张小姐近期就遭遇困境,她委托朋友带回5箱货被上海海关扣留,其中包含保健品、名牌包等商品。由于货物价值可能无法抵消所需税款,张小姐担心生意亏损。

新政策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单次交易限额提高至2000元人民币,年度交易限额为20000元,但对于个人物品和海外直邮的物品则不适用征税。然而,一些消费者误解了政策内容,以为任何带回国的物品都需要缴税。

中国海关回应称,针对近期网络谣言,部分旅客行李被查封并丢弃的照片并非海关人员操作,而是旅行社领队清点货物。海关抽查比例约为10%,远低于公众所传的“所有行李必检”。

与此同时,帮助他人代购带回国物品也存在风险。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赚取小钱帮助他人代购,却在机场被查出携带违禁品或其他危险物品,面临严重法律后果。此外,部分代购者甚至私自收取押金后消失不见,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办理跨境电商交易时,应仔细阅读相关政策规定,并关注海关最新消息。同时,切勿轻易委托他人代购物品,以免遭受经济或法律风险。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