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HDL胆固醇:更精准预测心血管风险
Share
胆固醇检测:非HDL更胜一筹?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血液检测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胆固醇水平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它与心脏病风险密切相关。但究竟如何解读胆固醇数值呢?近年来,许多医生认为,而非HDL胆固醇水平或许比传统胆固醇比值更能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非HDL胆固醇:囊括所有“坏”胆固醇
非HDL胆固醇指从总胆固醇中减去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胆固醇)的数值。它反映了血液中所有“坏”类型的胆固醇含量。研究表明,非HDL胆固醇水平越高,患心脏病的风险越大。最佳水平建议低于130mg/dL(3.37mmol/L)。
胆固醇比值:危险系数?
传统上,医生会计算总胆固醇除以HDL胆固醇的比例,即胆固醇比值。比值越高,患心脏病的风险也越大。然而,随着研究深入,许多专家认为非HDL胆固醇更能准确反映心血管疾病风险。
网友分享:戒奶成功降脂!
近日,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通过戒牛奶、改喝豆浆的方式成功降低胆固醇的经验。他表示,之前一直处于边缘水平,医生也犹豫是否需要吃他汀类药物。但自从春季戒掉牛奶以来,前天检验报告显示明显改观。
此外,关于牛奶中含糖量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些人认为加拿大牛奶添加糖,甚至接近可口可乐的一半,而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喝牛奶也成为讨论焦点。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饮品。
总而言之,监测胆固醇水平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非HDL胆固醇或许更能反映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