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称AI诊断水平可匹敌人类
Share
马斯克称人工智能诊断“至少和我一样好”
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近日在播客节目中谈及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他认为AI具备辅助医生诊断的能力,甚至可能超越人类医生的水平。马斯克表示,他的公司xAI研发的Grok大模型可以分析X光片、MRI图像和血液测试结果,并给出潜在健康问题的诊断报告。
“它会给你一个医学诊断,从我所看到的情况来看,这种诊断至少和我认为的一样好。我确实见过一些病例,它实际上比医生告诉你的更好。”马斯克声称,“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人工智能提供不正确的信息。”
然而,马斯克也指出AI的发展可能带来生存风险,“我一直认为人工智能会比人类聪明得多,是一种生存风险,事实证明这是真的。” 他还批评了一些高端诊所的医疗专家可能会推荐一些不必要的治疗,建议患者对此保持怀疑态度。
国内也在积极推动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上海瑞金、中山等多家大型医院近期发布了AI医疗大模型,涵盖病理及心脏科诊断等领域。
尽管AI在医学图像分析等特定场景表现优于人类医生,但大多数医生认为目前AI仍处于辅助阶段,不能完全取代医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潘文志指出,AI在非典型患者的诊断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因为真实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表现并非教科书中的典型案例。
他强调,医疗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理、心电图、患者临床表现等多种因素,单纯依靠一张CT图像难以做出准确诊断。潘文志认为,AI在训练过程中主要学习经典案例,而大部分医生遇到的非典型案例无法被AI识别和分析。 他建议,或许可以通过训练一个综合数十个真正会看病的大专家的经验的AI医疗模型来提高其临床价值。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话题。马斯克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AI诊断能力的讨论,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潜在风险和局限性。深入理解这一议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AI技术本身: 目前的AI模型主要依赖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来识别模式并做出预测。但这些模型仍然局限于已知的数据范围,难以应对复杂、非典型病例。
- 医疗诊断的复杂性: 医学诊断并非简单的图像分析,它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判断。单纯依靠AI模型可能无法做到全面精准的诊断。
- 伦理和安全问题: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伦理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例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政策来确保AI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安全性。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都在积极推动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
- 图像识别: AI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表现突出,可以辅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
- 药物研发: AI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预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 个性化医疗: AI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生活习惯等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未来展望:
尽管AI在医疗领域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有望成为医疗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医生提高效率、精准诊疗,最终实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马斯克说AI诊断至少和他一样好?那我的老电脑也能当医生了!"
- “我记得去年马斯克说过火星上的人类会由机器人服务,现在要来替代医生了?下一步是让AI代替驾驶员吗?”
- "我宁愿听一个有经验的医生诊断,而不是听一个只会分析数据的程序。毕竟,病床不是赛道。"
- “马斯克说AI没有提供错误的信息?那他是不是还没见过我的家庭医生?"
- "非典型案例AI识别不出来?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我的病情就不会被误诊了!"
- "训练一个综合数十个会看病的专家的经验的AI模型?那岂不是要花十年时间训练,不如直接找十个专家一起看病得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