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加美海底高铁:梦还是陷阱?
Share
中俄加美海底高铁:科幻梦还是巨额投资的陷阱?
近日,中国官方媒体《京华时报》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修建一条经白令海峡,直达加拿大和美国的海底高铁。此项工程耗资预计达到2兆加元,如果成型,将实现北京到温哥华之间无需飞行即可乘坐高铁的出行方式。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该报道,并以“坐高铁2天到美国”等标题吸引眼球。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专家王梦恕透露,这条铁路将从中国的东北出发,经西伯利亚抵达白令海峡,通过隧道穿越太平洋到达阿拉斯加,再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最终抵达美国。全长约1.3万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预计旅客可不到两天即可抵达目的地。
然而,该项目的可行性也遭到国际媒体质疑。英国《卫报》指出,这条海底隧道将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长度相当于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四倍,其技术难度巨大。此外,还有没有进行过与俄罗斯、美国或加拿大方面的讨论等问题尚未得到解答。
《经济学家》杂志也对该项目表示怀疑,认为“尽管200公里长的隧道在理论上可能是可行的,但如果把其成本和潜在的效益相比较,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惊人的蠢事之一”。
王梦恕本人承认,目前中国所有的跨国高铁计划,包括欧亚高铁、中亚高铁、泛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铁路,“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巨额资金难以筹集”。他还表示,这条线路复杂,不可能全程达到35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
总之,中俄加美海底高铁目前还只是一个设想,其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探讨。除了技术难度和巨额投资外,跨国合作的协调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也需要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