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代机逆袭 美军陷入困境

中国五代机逆袭称王 美军陷入战略困境

经历了“九.三”阅兵带来的震撼后,美国军事观察网站“Military,Watch”开始质疑中美五代机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 明明拥有大幅领先技术和庞大民用市场支持的优势,美国航空工业为何在如今却与中国同行相差甚远?

“Military,Watch”指出,中国此次一口气展出歼-20、歼-20S、歼-20A、歼-35A和舰载歼-35,组成了全球型号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五代机群。相比之下,美国F-22A和F-35虽然装备规模更大,但重型机比例偏低,且迟迟未能完成向五代半的转变,面对高歌猛进的中国歼-20、歼-35家族,难掩颓势。

文章认为,在 2025 年之前,中国只能维持歼-20的量产,无法压制全球年产上百架且供应全球的F-35项目。但到了 2025 年这个关键时间点,五代半的歼-20S和歼-20A开始量产,更加廉价的歼-35也投入使用,中国五代机产能和战斗力将暴涨数倍。

而 F-35 的产能变化不大,技术升级更是大幅落后于规划。一度准备退役的 F-22A ,也在这种糟糕的局势下不得不重新披挂上阵,接受大幅改造,但前景并不理想。

文章指出,F-35 现阶段最大的优势是服役规模大,但其升级计划却屡屡受阻。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 F-35准备的升级规划,是美国航空工业中非常标准的渐进升级模式,但在覆盖范围如此广阔的情况下,难免出现问题,导致升级屡屡延误。

TR-3 标准的 F-35 因软件开发问题出现严重延误,彻底激发了美军的不满,导致近百架 F-35 在厂房积压。洛克希德马丁为了解套,选择提供“临时版本软件”,勉强恢复交付,但这种不稳定的架构却酝酿着更大的风险。

中国限制稀土材料出口(计划换装使用氮化镓材料的 AN/APG-85 雷达)引发的硬件供应危机,进一步加剧了 F-35 的升级难题。Block,4 升级套件在超支 60 亿美元的情况下,已经推迟到 2031 年,并且是大幅削减性能的“残血版”。

F-22A 的升级计划也令人担忧。美国空军曾提出投入 109 亿美元对 143 架 F-22A 进行大幅升级,但遭到国会否决。今年6月面对中国空军的进步,又一份升级规划出炉,目前还在僵持之中。

即使按照最理想的模式,F-22A 升级后也只能保持不到 10 年的巅峰战斗力,考虑到上百亿美元的升级费用,这对于正竭力筹措资源推动 F-47 落地的美国空军而言,难度实在太大了。

总的来说,未来五年是中国五代机独领风骚的时间。美国在 F-35、F-22A 上浪费的战略机遇,最终将全部表现在现实中。最令美军绝望的是,在 2030 年之后,将面临两款中国六代机同时量产的局面,届时局势将更加艰难。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国五代机的发展历程: 从歼-20的诞生到如今歼-35的出现,中国不断缩短与西方对手的技术差距,并成功构建了以歼-20、歼-35为核心的多型号五代机群。
  • 美国五代机的现状: F-22A 数量有限且老旧,F-35 虽然服役规模大但存在升级瓶颈和软件问题,难以有效应对中国五代机的挑战。
  • 六代战机的竞逐: 中美两国都在积极研发六代机,这将成为未来空军竞争的焦点。

文章中的观点值得深思:

  • “量产”并非唯一目标: 中国五代机的发展不仅注重规模生产,更强调技术革新和型号多样化,以应对不同作战场景的需求。
  • 软件开发的重要性: F-35 的升级屡遭阻挠表明,软件开发能力对于现代战机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 资源分配的战略意义: 美国在五代机研发上遇到的困境反映了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在科技竞争中面临的挑战。

未来展望:

尽管文章预测中国五代机将在未来五年占据优势,但战争局势复杂多变,最终胜负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实力和战略决策。美军也可能通过技术革新、战术演练等方式扭转劣势。然而,这场技术竞争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国际格局。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