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车比亚迪海豚:冰岛畅行,加拿大梦
Share
加拿大人直呼心碎!3万不到的中国神车,技术甩北美10年,就是买不到!
一位加拿大环保智库总监在冰岛开比亚迪海豚后感慨万千:中国电动车早已风靡全球,但在加拿大却神秘得像不存在。
来自加拿大卑诗省的Trevor Melanson 今年夏天去冰岛自驾旅行,本以为会租到雷诺Zoe,没想到钥匙递到手里一看,竟然是传说中的比亚迪海豚(BYD Dolphin)。在冰岛,这辆平价电动车只是普通的出租车之一。但放在加拿大,就成了“新闻事件”。
Trevor Melanson 是一位清洁能源智库传播总监,常年研究电动车政策和市场趋势。他发现,加拿大电动车市场完全是“高价锁死”,贵!少!被动!补贴缩水、平价车型消失,价格畸高,如今想买最便宜的新电动车得掏4万8加元,比欧洲、亚洲动辄贵出上万元。
相比之下,冰岛的比亚迪海豚续航430公里,空间够用,加速超车也不赖,体验上和雪佛兰Bolt差不多,但价格足足能便宜近2万加元。Trevor 估计,如果进到加拿大卖,可能不到4万加元,这正是加拿大消费者呼吁的“临界价位”。
为什么在加拿大买不到中国电车?还不是因为美国么!
问题的根源,不只是关税。加拿大在贸易上被美国绑得死死的。去年起,加拿大对中国电动车一律征收100%关税。为了迎合美国,加拿大人只能被迫放弃中国车带来的实惠。更讽刺的是,加拿大汽车协会的负责人都承认,中国的电动车技术比北美领先整整十年。
对于中国电动车,加拿大人有几种意见分歧:有人说是神车,有人认为这是威胁,也有人说不过是普通选择罢了。Trevor 的感受很真切:反对派把中国电动车当作“蛮族入侵”;支持派幻想它们是“屠杀价格、性能逆天”的平民神车;真开上路呢?就是一辆实用的经济型小车,谈不上神,也不是洪水猛兽。
Trevor 自己有辆6万加元的特斯拉Model 3,他坦言,“Model 3在各方面都比海豚好。但这不公平,毕竟价钱差了一倍。”这正是关键所在,比亚迪海豚的意义,不在于性能多强,而在于它能给加拿大消费者一个负担得起的选择。
当Trevor 在冰岛开着比亚迪海豚驰骋在火山与冰川之间时,他体验到的并不是一辆豪车,而是一个加拿大人平时根本没有的选择。这让人唏嘘,在中国,乃至欧洲,平价电动车已经普及。而在加拿大,消费者却只能在几款高价车型里被动选择。电动车本该让生活更轻松,但现实却让人越走越远。
作为华人,看着比亚迪这样的“中国制造”在全球跑得风生水起,不免心里一阵骄傲。但作为加拿大的消费者,却只能叹息,为什么花的钱更多,选项却更少?Trevor 的冰岛之旅,是一次普通的旅行,却也折射出加拿大电动车市场的尴尬现实。世界在前进,加拿大却被绑在原地。而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不过是能不能花得起的钱,开上一辆实用、环保的车。可惜答案很残酷,在政治和关税的博弈面前,这个愿望,在加拿大,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在冰岛,海豚是人人都能开的平价车;在加拿大,它却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望。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加拿大汽车市场现状: 加拿大以进口汽车为主导,本地汽车制造业相对萎缩。近年来,电动车市场发展迅猛,但受限于高价策略和补贴减少等因素,普及率依然较低。
2. 中美贸易关系: 美中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影响,加拿大作为美国盟友,在贸易政策上受到美国牵制,限制了中国汽车进入加拿大市场的可能性。
3. 电动车发展趋势: 全球电动车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中国在电动车技术研发和生产规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平价电动车已经成为海外市场热门选择。
Trevor 的冰岛之旅,看似个人旅行的见闻,却深刻揭示了加拿大电动车市场的现实问题:
- 高价锁死: 加拿大电动车市场缺乏竞争性,主要集中在高端车型,消费者可选范围窄,价格偏高。
- 政策影响: 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政策限制了其进入国内市场,加剧了价格优势和技术差距的矛盾。
- 消费需求: 加拿大消费者渴望更实惠、更便捷的出行选择,平价电动车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但目前缺乏可选项。
那么,加拿大该如何应对这个难题呢?
- 调整政策: 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中国电动车进入加拿大市场,例如降低关税壁垒、制定更有利的补贴政策等。
- 鼓励竞争: 鼓励更多汽车品牌进入加拿大市场,打破现有高价锁死局面,增加消费者选择。
- 提升本地制造: 加拿大可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电动车技术引进和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Trevor 的冰岛之旅只是一个缩影,反映了全球电动车市场发展趋势和加拿大面临的挑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