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难民酒店安置引发争议

加拿大难民酒店安置成“长久依赖”引争议

近年来,加拿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民申请潮,迫使政府采取了临时措施——将难民申请人安置在酒店房间中。然而,这一应急方案逐渐演变成长期依赖,引发各方争议。

自2017年以来,随着庇护申请激增,收容所不堪重负,渥太华开始批量租用酒店房间安置难民申请人。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数据显示,加拿大的庇护申请从当年5万件跃升至2024年的17.3万件,主要集中在安省和魁省。

根据一份内部简报,在2017年起,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缓解地方压力,直接运营酒店为难民申请人提供住宿。尽管住房和援助属省市责任,但联邦政府采取这一措施作为“应急响应”。 尽管自今年3月以来,酒店床位数量有所下降,但联邦政府仍在支付魁省一家酒店和安省四家酒店约500名申请人的住宿和餐食费用。官方数据显示,每位庇护者每天的平均花费为132元。

为了继续维持酒店安置能力,联邦政府已拨出6660万元用于运营至2025年9月,并在今年预算中承诺再投入11亿元,延长“临时住房援助计划”,重点支持可负担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多伦多自2017年起已获6.697亿元联邦资金,魁省获5.427亿,BC省获1440万,渥太华市获1.057亿,皮尔区(含宾顿和密西沙加)获得9780万。

尽管加拿大政府表示,酒店安置为无家可归者释放了资源,但一些政界人士对庇护者住酒店的做法表达不满。新民主党移民事务评论员关慧贞批评称,“酒店安置不可持续且成本高昂”,应寻找更经济的长期方案。保守党议员加纳则表示,在住房危机期间,此类支出削弱了公众对移民的支持。

联邦政府回应称,酒店安置只是“临时手段”,正在通过各类资源协助庇护者尽快融入社会,包括寻找住房、工作和教育机会。 为了减少庇护申请压力,加拿大政府还提出C-2法案,拟限制听证申请资格至入境不足一年者,并阻止部分越境个案进入审理程序。分析人士称,此举显示加拿大正在逐步收紧庇护政策,以应对庞大的接待成本与公共系统负荷。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加拿大移民制度: 加拿大以其相对开放的移民政策闻名于世,拥有多种途径供人们申请成为公民或永久居民。然而,近年来庇护申请激增带来了新的挑战。
  • 难民身份定义: 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的定义是“由于对个人身家、性命或自由构成迫害或有合理的理由担忧此种情况发生的个人”。在加拿大,难民申请人需要证明符合该定义才能获得庇护。
  • 加拿大住房危机: 加拿大许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导致租金和房价居高不下,这为难民安置增添了一层复杂性。

酒店安置的利弊:

  • 优点: 由于收容所饱和,酒店安置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临时解决方案,可以立即为需要庇护的人提供住所和食物。
  • 缺点: 长期依赖酒店安置成本高昂,而且缺乏稳定性和隐私性,难以满足难民融入社会的需求。

潜在影响:

  • 经济压力: 酒店安置的巨额开支可能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并引发公众对资金分配的质疑。
  • 社会矛盾: 长期依赖酒店安置可能导致社区资源紧张、服务需求增加,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和种族歧视。
  • 难民融入障碍: 缺乏稳定住房和社区支持可能阻碍难民申请人的融入加拿大社会,难以获得工作、教育和医疗等基本服务。

未来展望:

联邦政府表示将致力于寻找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包括支持可负担住房建设、加强与省市合作、并提供更多社会服务来协助难民融入加拿大社会。然而,如何平衡保护难民权益、应对经济压力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