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养殖:疫情隐患与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养殖引发疫情担忧,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倡导更可持续农业

2020年年末,全球正逐渐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阴霾,但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orldAnimalProtection)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反思与动物的关系,避免未来出现类似的流行病大爆发。 他们指出,工业化养殖业不仅给动物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为人类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文章中提到了以下几点:

  • 动物福利问题严重: 工业化家禽养殖场将数以亿计的动物关在狭窄、拥挤的空间内,卫生条件恶劣。许多猪被割断尾巴和牙齿,雄性小猪常常在没有止痛的情况下被阉割。这些做法不仅造成动物痛苦,也使它们更容易感染疾病。
  • 疫情来源关注: 一项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全球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担心下一次流行病大爆发可能来自农场动物。猪流感和禽流感等曾经在养殖场开始蔓延,并对人类造成威胁。
  • 可持续农业呼吁: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全球农业转向更永续、更高福利的养殖模式,让动物可以自由活动、进行自然行为,从而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他们还鼓励人们少吃肉类,这有助于减少饲养大量动物的需求,并为农民提供购买更好设施的机会。
  • 环境效益: 工业养殖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肉类和乳制品消费可以腾出土地恢复天然森林,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文章强调,减少肉食和支持可持续农业不仅对动物福利有益,也最终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更有利。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