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席卷全球 各国应对各异

猪流感疫情持续蔓延,各国应对措施各异

2009年5月至12月,甲型H1N1猪流感疫情席卷全球,引发广泛关注。 病毒最早在墨西哥发现,随后迅速传播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5月7日宣布遏制病毒行不通,建议各国应着眼于减轻疫情影响,而非关闭边境或限制外游。然而,一些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例如中国政府规定从疫区回国的旅客若出现类似流感症状需进行两周隔离。

美国方面,尽管官员指出多年来一直关注H5N1禽流感病毒的威胁,但对于当前甲型H1N1猪流感疫情,他们表示已做好充分准备。 美国政府利用夏季的平静时期加紧应对,包括计划第二批季节性流感疫苗注射计划和协调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间的私营医疗服务提供者。

2009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全国进入猪流感应急状态。 同年12月20日,奥巴马也亲自接种了疫苗。截至11月19日,超过16个国家发放了过量的疫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审查得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结论类似于季节性流感疫苗。

美国流感疫苗有效性网络的一项研究显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总体有效性达56%。CDC的研究则显示,该疫苗在美国预计大约救助300人,保护约100万人。但也有声音指出,疫苗接种延迟暴露了全球疫苗生产能力及国际分销问题的缺陷。

此外,针对利益冲突的指责也层出不穷。 德国医生沃尔夫冈·沃达格声称,大公司组织“恐慌运动”向世界卫生组织施压,捏造大流行迹象从而贩卖疫苗。

猪流感疫情持续蔓延,各国的应对措施各异,疫苗的有效性和生产问题也引发了争议。 这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提醒我们,国际合作和透明度对于应对传染病疫情至关重要。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