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巨债危机:天王天后被迫“打工还债”
Share
香港娱乐圈教父杨受成遭遇人生最大滑铁卢:英皇166亿债务逾期,天王天后集体"打工还债"
曾创造“三年还清3.2亿”传奇的商界大佬杨受成,如今陷入人生最大滑铁卢。他掌舵的英皇国际近日被曝出166亿港元债务逾期,审计机构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提出质疑,这位横跨娱乐圈数十年的老牌帝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最新财报显示,英皇国际虽营收增长41%至13.76亿港元,但净亏损却暴增至48.4亿港元。更令人堪忧的是,账上现金仅剩6.39亿,根本无法覆盖巨额逾期贷款。知情人士透露,杨受成近年将八成资金押注香港商业地产,结果遭遇写字楼空置率超30%、商铺租金暴跌的双重打击。去年豪掷50亿收购的物业如今出租率不足四成,堪称“精准踩雷”。
消息曝光当日,英皇系股票集体跳水:英皇国际暴跌15%,钟表珠宝、娱乐酒店等关联企业跟跌5%-19%。市场普遍担忧,若银行强制抽贷,这个纵横娱乐圈数十年的老牌帝国可能面临“骨牌式”崩塌。令人唏嘘的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罕见出具“非标报告”,直接打脸杨受成“一切尽在掌握”的场面话。
危急关头,英皇旗下艺人纷纷开启“996”模式。谢霆锋重启世界巡演,容祖儿疯狂接商演,Twins连轴转拍综艺,被网友戏称“全员打工还债”。但业内人士算过笔账:即便每场演出净赚5000万,也需要332场才能填平债务,这还不算利息滚雪球。更棘手的是,随着危机持续发酵,陈伟霆等当红艺人是否会续约已成未知数。
为回笼资金,英皇近期疯狂甩卖资产:香港维港峰商铺腰斩价抛售,伦敦写字楼1.1亿英镑急售。但地产寒冬中接盘者寥寥,杨受成不得不抵押核心资产与银行周旋。有分析师尖锐指出:“现在英皇就像抱着金饭碗讨饭,账上300亿资产多是贬值的钢筋水泥,根本变不了现。”
这场危机背后,实则是香港传统“地产+娱乐”模式的式微。82岁的杨受成能否再次上演绝地反击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年那个靠钟表起家、借娱乐腾飞的黄金时代,已然渐行渐远。眼下最魔幻的现实莫过于:观众们一边看着谢霆锋在舞台上耍帅,一边暗自嘀咕,这场演出费够还几天利息?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香港娱乐圈的运作机制: 香港娱乐圈与内地不同,它有着独特的老板制、经纪公司体系以及艺人合约模式。
- 英皇国际的商业帝国: 杨受成旗下的英皇国际不仅仅是一家娱乐公司,还涉及房地产、钟表珠宝等多个领域。理解其多元化业务布局有助于你更全面地分析目前的危机。
- 香港近年来的经济环境: 香港经历了疫情冲击以及与内地的政治分歧,经济发展放缓,房地产业更是面临严峻挑战。
深入探讨:
- “地产+娱乐”模式的局限性: 英皇国际的危机反映出传统“地产+娱乐”模式的脆弱性。随着香港经济结构转型,这种模式是否还能保持盈利能力值得思考。
- 艺人合约条款的解读: 在英皇面临危机的情况下,艺人的续约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他们的合约条款是否给予足够的保障?他们能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发展?
- 香港娱乐圈未来的发展方向: 英皇国际的困境是否预示着整个香港娱乐圈的衰落? 新兴娱乐平台、内容消费趋势以及内地市场的影响将如何塑造未来香港娱乐圈的格局?
杨受成能否再次上演绝地反击,这不仅关乎他的个人命运,也与香港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息息相关。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