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首映引发热议,国产电影再创新高

《731》首映引发热议:历史记忆重温,国产电影再创新高

9月17日,《731》在哈尔滨和长春分别举行首映式。导演赵林山携主演出席活动,与观众交流。作为全国首场放映,哈尔滨首映获得众多定向受邀观众的参与,影评尚未全面铺开,但现场反馈和部分影评已显示这部电影引发强烈共鸣。

多位首映观众在社交平台分享观影感受,一致认为影片尺度大、内容深入,以平民视角展现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历史真实感十足,令人触目惊心。有观众称:“这部电影的意义太宏伟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观看。”“731”这个词语在屏幕上闪耀,对哈尔滨、对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

导演赵林山在首映式上感言时泣不成声,他表示:“我今天无比激动,我的眼泪不知道为什么止不住的流。我希望918之后,我们为正义开庭。” 片尾字幕一出,全场观众掌声雷动,现场气氛凝重而肃穆。

《731》并非当年那部《黑太阳731》的翻拍作品,历时近十年筹备,导演赵林山对历史资料收集和还原进行深层思考。影片以真实场景拍摄,呈现了“特设监狱”、“野外实验”等真实画面。

与早期版本相比,《731》在人物塑造、历史还原和制作诚意方面更胜一筹。例如,野外实验部分,《黑太阳731》的展现过于粗糙,而《731》则更加细节化和逻辑性强。特效化妆也得到大幅提升,尤其“人体细菌实验”部分,令人深感震撼。

电影的核心主题是“你若记得,我便活过”。导演赵林山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让每一个受害者的名字被铭记,撕开历史伤口,找到力量和思考。

尽管9月18日并非黄金档期,但《731》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已超越多部同期上映影片。截至发稿,《731》在专业平台的“想看”人数超过450万位列第一;预售排片占比高达68.6%,票房占比暂时达到98.7%,打破国产电影纪录;首日预排场次已超过23.8万场,创下国产电影首日场次纪录。

这部关注历史记忆的影片,无疑将成为9月份影坛的一大亮点。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731”事件: 电影《731》聚焦于日军侵华时期在哈尔滨设立的细菌战研究机构“731部队”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该机构进行大量人体实验,导致无数中国人民惨遭折磨和死亡。 了解这个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影片想要传达的信息。

  • 《黑太阳731》: 电影《731》并非翻拍自2007年的同名电影《黑太阳731》。两部作品都关注“731”事件,但从拍摄手法、视角和深度上有所区别。了解前作的背景可以更好地体会新作在历史还原和艺术表达上的进步。

  • 国产电影市场: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突破自我,题材更加多元化,制作水平也得到提升。 《731》作为一部关注历史记忆的影片,其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体现了中国观众对高质量影片的需求。 了解国产电影市场的现状可以更好地分析《731》所带来的影响。

继续读下去:

  • ... 你会发现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讲述历史事件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反思和警示意味的影片。它试图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提醒人们珍视和平与生命,并思考如何避免历史悲剧的再次发生。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