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培养孩子“真智力”:三大策略

专家解析:如何培养孩子的“真智力”? 教育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想让孩子更聪明,从早期的养育方法入手。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近日,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教授魏坤琳在其著作《聪明养育》中发表了一篇文章,从认知科学角度解读了“聪明”的本质,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魏教授指出,“聪明”是一个普遍使用却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传统上,人们将“聪明”理解为天生智商高的人,或者在特定领域精通技艺的专家。然而,认知科学家认为,还有第三类人,例如像巴菲特这样的决策大师,他们也体现出了智慧的一种形式。 魏教授将三种类型的“聪明”分别称为“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其中,“神经智力”与神经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相关,受遗传影响较大;“经验智力”则来源于长时间学习、积累形成的技能体系或知识体系;而“反省智力”,则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包含策略、积极态度和自我监控等要素。 魏教授认为,真正的聪明是这三种智力的综合表现,可以用公式表示:真正的聪明 = (神经智力 + 经验智力) × 反省智力。其中,“反省智力”犹如放大器,能够统筹调配前两个智力资源,因此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具体培养孩子的“真智力”?魏教授提出以下建议: **神经智力:**虽然受遗传影响较大,但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升。早期大脑发育高度可塑性,不同能力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例如语言在七岁之前发展较快。因此,要注重孩子早期学习和社交互动,避免过度看电视等影响认知发育的行为。 经验智力: 选择合适难度的学习任务,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困难。循序渐进,帮助孩子掌握知识技能。 集中注意力,进行成块的反复练习。对于复杂的技能,可以将其拆解成小部分,逐步掌握。 提供持续有效的反馈,及时指出孩子哪里做得正确,哪里需要改进,引导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 反省智力: 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鼓励孩子积极面对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韧性。 教会孩子自我监控和评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认知资源和情绪状态。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真智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从多个方面入手,给予孩子全面而有效的支持。

培养孩子“真智力”:三大策略

专家解析:如何培养孩子的“真智力”? 教育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想让孩子更聪明,从早期的养育方法入手。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近日,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教授魏坤琳在其著作《聪明养育》中发表了一篇文章,从认知科学角度解读了“聪明”的本质,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魏教授指出,“聪明”是一个普遍使用却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传统上,人们将“聪明”理解为天生智商高的人,或者在特定领域精通技艺的专家。然而,认知科学家认为,还有第三类人,例如像巴菲特这样的决策大师,他们也体现出了智慧的一种形式。 魏教授将三种类型的“聪明”分别称为“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其中,“神经智力”与神经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相关,受遗传影响较大;“经验智力”则来源于长时间学习、积累形成的技能体系或知识体系;而“反省智力”,则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包含策略、积极态度和自我监控等要素。 魏教授认为,真正的聪明是这三种智力的综合表现,可以用公式表示:真正的聪明 = (神经智力 + 经验智力) × 反省智力。其中,“反省智力”犹如放大器,能够统筹调配前两个智力资源,因此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具体培养孩子的“真智力”?魏教授提出以下建议: **神经智力:**虽然受遗传影响较大,但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升。早期大脑发育高度可塑性,不同能力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例如语言在七岁之前发展较快。因此,要注重孩子早期学习和社交互动,避免过度看电视等影响认知发育的行为。 经验智力: 选择合适难度的学习任务,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困难。循序渐进,帮助孩子掌握知识技能。 集中注意力,进行成块的反复练习。对于复杂的技能,可以将其拆解成小部分,逐步掌握。 提供持续有效的反馈,及时指出孩子哪里做得正确,哪里需要改进,引导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 反省智力: 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鼓励孩子积极面对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韧性。 教会孩子自我监控和评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认知资源和情绪状态。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真智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从多个方面入手,给予孩子全面而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