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加州山火肆虐致11死 消防预算削减引发质疑
美加州山火肆虐致至少11人死亡,消防局预算削减引发质疑 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多起山火持续蔓延,截至当地时间1月10日已造成至少11人遇难。 火灾破坏程度之严重,是当地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火灾之一。浓烟弥漫,天空昏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许多居民被迫暂停工作或撤离。 引发担忧的是,山火发生前不到一个月,洛杉矶消防局曾警告预算削减对救灾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据悉,2025年当地消防部门预算将被削减高达1700万美元,人员和设备都面临短缺。甚至加州不得不启用超800名在押人员参与救火工作。 洛杉矶消防局局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政府对2025年消防部门的预算进行了削减,超过100台消防设备无法投入使用,机械师等职位被取消,严重影响了消防局维修设备的能力。 加州洛杉矶县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火灾和强风释放出有害烟雾和颗粒物,严重降低了该县的空气质量,对公众健康构成直接和长期危害。火灾还导致大批居民流离失所,迫使当地医疗机构紧急疏散,扰乱了医疗服务。 这场山火引发了人们对美相关部门应对水平的质疑。许多人呼吁政府增加消防部门预算,加强野火防控和救灾能力建设。
加州山火肆虐致11死 消防预算削减引发质疑
美加州山火肆虐致至少11人死亡,消防局预算削减引发质疑 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多起山火持续蔓延,截至当地时间1月10日已造成至少11人遇难。 火灾破坏程度之严重,是当地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火灾之一。浓烟弥漫,天空昏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许多居民被迫暂停工作或撤离。 引发担忧的是,山火发生前不到一个月,洛杉矶消防局曾警告预算削减对救灾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据悉,2025年当地消防部门预算将被削减高达1700万美元,人员和设备都面临短缺。甚至加州不得不启用超800名在押人员参与救火工作。 洛杉矶消防局局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政府对2025年消防部门的预算进行了削减,超过100台消防设备无法投入使用,机械师等职位被取消,严重影响了消防局维修设备的能力。 加州洛杉矶县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火灾和强风释放出有害烟雾和颗粒物,严重降低了该县的空气质量,对公众健康构成直接和长期危害。火灾还导致大批居民流离失所,迫使当地医疗机构紧急疏散,扰乱了医疗服务。 这场山火引发了人们对美相关部门应对水平的质疑。许多人呼吁政府增加消防部门预算,加强野火防控和救灾能力建设。
加拿大男子:困在“过敏天国”!
加拿大男子自述:生活在“过敏天国”! 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男子向网友诉苦,称自己几乎每天都遭受各种过敏困扰。他表示自己的身体非常敏感,无论是温度变化、花粉、草本植物、动物皮毛、灰尘、酒精、香水、甚至人身上的气味和食物的味道都会引起他的过敏反应。 这位男子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流鼻涕、眼红、头痛、打喷嚏,甚至晚上难以入眠,白天还会出现头晕。他形容自己就像被困在一个“过敏天国”里,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他尝试过抗过敏药物和针灸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医生建议他搬离加拿大寻求更适合环境的居住地。有趣的是,这位男子提到一位牙买加人,每次回到多伦多都会出现过敏症状,但在牙买加则完全没有问题。 这似乎表明空气质量可能是导致过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位男子的遭遇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和讨论。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类似经历,也有人提出了一些缓解过敏的方法,比如佩戴口罩、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等等。
加拿大男子:困在“过敏天国”!
加拿大男子自述:生活在“过敏天国”! 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男子向网友诉苦,称自己几乎每天都遭受各种过敏困扰。他表示自己的身体非常敏感,无论是温度变化、花粉、草本植物、动物皮毛、灰尘、酒精、香水、甚至人身上的气味和食物的味道都会引起他的过敏反应。 这位男子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流鼻涕、眼红、头痛、打喷嚏,甚至晚上难以入眠,白天还会出现头晕。他形容自己就像被困在一个“过敏天国”里,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他尝试过抗过敏药物和针灸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医生建议他搬离加拿大寻求更适合环境的居住地。有趣的是,这位男子提到一位牙买加人,每次回到多伦多都会出现过敏症状,但在牙买加则完全没有问题。 这似乎表明空气质量可能是导致过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位男子的遭遇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和讨论。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类似经历,也有人提出了一些缓解过敏的方法,比如佩戴口罩、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等等。
北京空气质量将更精准监测
北京空气质量或将迎来新突破:从PM10到PM2.5,专家倡导“减排才是硬道理” 近日,北京市环保部门负责人就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和治理情况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颗粒物监测上进一步细化,从目前关注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逐步转向更细小的颗粒物,例如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甚至更小颗粒物。 这位专家解释说,此次调整是根据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的需求而定的,治理规律是大颗粒先行,小颗粒再跟进。目前北京市PM10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未达标,年均值超过国家标准的20%。只有将PM10浓度降至10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在PM10达标后才可考虑监测PM2.5。 对于公众担忧的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程度不够的问题,专家表示,监测中心对公众开放,每周二接待预约参观的市民。同时,环保部门也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发布监测数据,并将在未来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信息公开方式,例如手机端可查看空气质量状况以及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市民应该注意的事项。 面对公众提出的“污染防治资金不足”质疑,专家强调,污染防治只是预算表中的一部分,包含了环境减排、节能环保等项目,总金额达到几千万到一亿多元之间。此外,大气污染专项治理等其他专项治理的资金不在此范围内,比如今年机动车治理费用就达到3.2亿元,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十几个亿。 专家最后强调,“要想空气质量好,减排才是硬道理”。北京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蓝天白云。
北京空气质量将更精准监测
北京空气质量或将迎来新突破:从PM10到PM2.5,专家倡导“减排才是硬道理” 近日,北京市环保部门负责人就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和治理情况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颗粒物监测上进一步细化,从目前关注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逐步转向更细小的颗粒物,例如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甚至更小颗粒物。 这位专家解释说,此次调整是根据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的需求而定的,治理规律是大颗粒先行,小颗粒再跟进。目前北京市PM10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未达标,年均值超过国家标准的20%。只有将PM10浓度降至10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在PM10达标后才可考虑监测PM2.5。 对于公众担忧的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程度不够的问题,专家表示,监测中心对公众开放,每周二接待预约参观的市民。同时,环保部门也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发布监测数据,并将在未来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信息公开方式,例如手机端可查看空气质量状况以及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市民应该注意的事项。 面对公众提出的“污染防治资金不足”质疑,专家强调,污染防治只是预算表中的一部分,包含了环境减排、节能环保等项目,总金额达到几千万到一亿多元之间。此外,大气污染专项治理等其他专项治理的资金不在此范围内,比如今年机动车治理费用就达到3.2亿元,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十几个亿。 专家最后强调,“要想空气质量好,减排才是硬道理”。北京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蓝天白云。
加拿大公司卖“新鲜空气”赚大钱
雾霾肆虐中国引发国际关注,加拿大公司“出售”新鲜空气赚取巨额利润 近日,中国各大城市遭遇严重的雾霾侵袭,PM2.5浓度远超标准,甚至达到了红色预警级别。北京等华北地区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应对,而东北、中部地区也面临着严重污染困扰。美国NASA更是发布了从太空俯瞰中国雾霾的照片,一条灰带斜穿整个国土,令人触目惊心。 对比之下,加拿大空气质量优良,PM2.5浓度始终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这 stark contrast 引发了商机,两位加拿大人创办了一家名为ValidityAir的公司,向中国出售压缩的加拿大落基山脉新鲜空气。他们的点子起于玩笑,但在淘宝上却火爆销售,一罐7.7升压缩空气售价32加元(约149元人民币),吸引了大量中国消费者购买。 尽管该公司声称其产品能够体现人们对干净空气的重视,但加拿大呼吸道研究机构专家ShawnAaron建议中国消费者理性消费,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吸入罐装空气能促进健康。 许多人认为他们购买并非为了获得健康益处,而是对当前环境现状的不满和心灵的一种慰藉。 这场关于空气质量的“双重对比”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担忧,并呼吁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治理雾霾问题。
加拿大公司卖“新鲜空气”赚大钱
雾霾肆虐中国引发国际关注,加拿大公司“出售”新鲜空气赚取巨额利润 近日,中国各大城市遭遇严重的雾霾侵袭,PM2.5浓度远超标准,甚至达到了红色预警级别。北京等华北地区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应对,而东北、中部地区也面临着严重污染困扰。美国NASA更是发布了从太空俯瞰中国雾霾的照片,一条灰带斜穿整个国土,令人触目惊心。 对比之下,加拿大空气质量优良,PM2.5浓度始终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这 stark contrast 引发了商机,两位加拿大人创办了一家名为ValidityAir的公司,向中国出售压缩的加拿大落基山脉新鲜空气。他们的点子起于玩笑,但在淘宝上却火爆销售,一罐7.7升压缩空气售价32加元(约149元人民币),吸引了大量中国消费者购买。 尽管该公司声称其产品能够体现人们对干净空气的重视,但加拿大呼吸道研究机构专家ShawnAaron建议中国消费者理性消费,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吸入罐装空气能促进健康。 许多人认为他们购买并非为了获得健康益处,而是对当前环境现状的不满和心灵的一种慰藉。 这场关于空气质量的“双重对比”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担忧,并呼吁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治理雾霾问题。